您所在位置:首页 > 母婴商业资讯 > 商讯 > 正文

母婴店如何连接1000个超级用户?

2018-03-27 16:28   来源:爱心亲子园   作者:谭传涛
概要:在迎接2018年的众多跨年演讲中,新锐新媒体人罗振宇在其《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再次带火了新潮概念,这其中就包括“超级用户思维”。很多人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到底怎么落地这个概念呢?罗振宇的解读启发我再次审视“超级用户思维”。

  不得不说,“超级用户”这个概念的火热讨论反映了市场逐渐从“流量时代”切换到“用户时代”。母婴门店不再是简简单单地被流量左右,也不会再简简单单地用流量思维去解决问题。在电商流量红利期逐渐消退的时代,用户尤其是超级用户应成为越来越多母婴门店看重的部分。这个大趋势也倒逼每一个母婴门店跟上营销思维和工具。

  苏格拉底说过,“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提”。从“超级用户思维”这个角度出发,我借助本文与大家共同探讨母婴门店该如何理解并落地“超级用户思维”。

  消费升级带来的用户升级。

  关于消费升级的新闻铺天盖地,都把消费升级说得既玄乎又高大上。我倒不这么认为,去繁存简后,我们可以把消费升级定义为用户关系升级。

  也就是说,消费升级的本质是升级用户关系。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那有关消费升级的困惑将会迎刃而解。而门店如果能够深刻理解消费升级的本质,那就可以让产品和服务享受“升级用户关系”后的红利。

  过去我们母婴门店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大多是用钱换物的“买卖关系”,很纯粹,以至于后期的黏性不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纯物质性的关系已经升级为“体验关系”。

  在消费升级下,产品和用户的关系逐渐从单纯的买卖关系转为情感更为复杂的体验关系,想要建好自己的护城河,母婴门店必须在“体验”上折腾出一点声音。

  比如门店卖出一袋彩色面条以后,还有相应的亲子制作美食活动来延伸售卖辅食的用户关系;后面还有响应的微信社群,指导宝妈奶爸怎么做每日早餐;每日早餐做好了以后,还有晒图分享早餐制作心得,等等。

  这些落地活动不同于往日的促销活动,而是从“满足比价”到“打造生活方式”,能让消费者更好地参与进去,让产品和服务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用户的“理想”。而落地活动转变的本质就是用户关系的升级,说白了,就是做好服务,吸引参与。

  不得不承认,当宝妈们不再只关心性价比以后,他们更愿意以一种平等友好的姿态和母婴门店对话,而不是一味地“顺从”或者“无主见”。

  这里的“平等”就是说,她可以自由选择。渠道这么多,她能挑自己喜欢的门店和导购。而“友好”的意思是她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情感去参与,去表达自己的态度,而不是被母婴门店宰了。

  很多母婴门店觉得做好服务、提高消费者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很难。确实,因为真要经营好这种用户关系的升级,突破心态问题是难的。

  你是急功近利,销售转化为王,还是坚信口碑和用户是门店的护城河?

  你是愿意敞开心扉,倾听宝妈的批评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觉得爷爷奶奶都不会带小孩?

  你是通过简单粗暴的促销活动来刺激购买还是愿意精心准备线下亲子活动来吸引消费者?

  不一样的选择也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而选择以”用户“为核心的经营方案难度更大。

  所以,归根到底,要适应这种消费升级,母婴门店要重点扭转自己的心态。以用户为核心不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而是要从每一个细节出发,真正从“人”的角度与用户对话。

  为什么是超级用户?

  面对用户关系的升级,母婴门店需要关注的就是罗振宇提到的“超级用户”,心心念着“超级用户”,用“超级用户思维”武装我们的导购或者销售团队,结果将大不一样。

  全球知名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旗下剑桥集团高管艾迪在《超级用户》一书中界定了“超级用户”——他们不仅愿意在某类产品和服务上花大价钱,而且对于参与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升级有强烈的兴趣,且行动力十足。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花钱购买产品,而且还投入感情,并且愿意买更多产品,以及通过圈子主动招揽更多追随者。

  从这个概念的界定,你至少要知道——服务好已有的用户,尤其指愿意为你的产品或服务付费的用户是多么重要。

  有人将“超级用户”理解成“买了单的消费者”,这一点我并不同意。从门店经营的情况来看,来消费的人太多了,难道个个都能成“超级用户”?所以,光消费还不够,母婴门店的“超级用户”应符合下面这个几个特征:

  愿意付费购买产品;

  愿意积极参与你的活动或者社群;

  愿意分享你的产品或者社群。

  经过这三层的筛选,母婴门店能留下多少“超级用户”?恐怕所剩不多。

  “超级用户思维”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始终围绕用户的需求和利益,先让消费者得到好处,吸引消费者参与到门店的活动中来。

  从我目前走访的门店来看,95%的门店没有社群,更没有社群意识,没有把消费者转化成门店的粉丝,更不提寻找超级用户了。母婴门店老板要做的就是寻找并聚集这样的忠实粉丝,把这些忠实的粉丝发展成为门店或者品牌的“超级用户”,让超级用户为门店或者品牌延伸顾客核心价值。

  有人就会问,要积累多少个“超级用户”才算成功?

  著名畅销书《失控》作者凯文· 凯利的答案是:1000个。

  他说,“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工作的人,例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或作者等,只要能获得1000位忠实粉丝就能维持生活”。1000是不是定数?不是,但是这1000个铁杆粉丝将会决定门店的格局。

  如何连接1000铁杆粉丝?

  每一篇社群培训、每一次打折促销、每一次会员日活动都有不同的功能,都会吸引到一部分忠实的消费者。门店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让这些消费者成为忠实用户,即超级用户。

  (一)CRM营销:从沉睡会员里筛选超级用户

  重新认识消费者,充分利用CRM会员系统。

  很多门店只是简单地办理会员卡,随后这些信息就躺在了系统里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长期得不到转化以后,门店老板就会说办理会员都是浪费。

  但是仔细想想,是谁拿到了信息却不会利用?是消费者吗?消费者已经把自己的基础信息交出去了,表达了初的诚意。

  遇到这种情况,我每次都要求门店多去做活动反复激活CRM系统。利用CRM系统也不能仅仅是部分片面信息的录入,而应该从更多层面记录下会员的购买习惯、销售跟进情况、投诉情况、微信后台客服咨询记录、产品购买历史等等。

  这些信息的录入能让后续的导购或者员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会员的信息,从而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或者精准推广产品,在有限的服务时间内实现门店的“千人千面”。这些信息的灵活运用都能帮助门店做出更适应门店消费者的活动方案,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方案的可行性和转化效率。如果方案很人性化,吸引超级用户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CRM营销对于门店发展超级用户有着重要的意义。转化成本低,产品认可度高,给门店带来了稳定的业绩。满意的会员就会变成门店的超级用户,具有强大的自发传播能力,为门店转介绍更多的用户,所以门店应该花费一些精力经营好用户关系,不断“以人为本”升级营销活动,不断满足超级用户的追随愿望。

  (二)社会化营销:从“你说我听”到融入对话

  目前以“社群”、短视频为主的社会化营销已经成为潮流的“对话”。用户参与其中,制造新奇有趣的“料”,吸引一波又一波注意力。如果门店能积极通过新媒体活动来吸引用户的参与,这些积极的参与将为门店带来高质量的销售机会。因为人在哪,销售机会就在哪。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社会化媒体营销也只是为了完成市场或者公关的一个工具而已。工具在手,威力还要看操刀的人。因此门店在启动任何社会化营销活动前必须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什么?

  包括我们产品的定位、调性;我们的消费者在哪里;消费者喜好和偏好及竞争对手如何;怎样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社会化营销活动……

  只有对这些足够了解,然后决定用什么样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来制定整体社会化媒体构架战略和战术,从而不断增加吸引超级用户的“砝码”。

  在了解了自身产品和定位后,就要找到适合门店的社交媒体。因此门店必须对社会化媒体平台了解以及非常熟练,包括对每个平台的数据使用情况、人群特点、使用习惯等足够的了解。

  尽管社交媒体已成为营销活动的标配,但是他们走的传播路径还是单向发声,比如每天推送微信文章。翻来覆去发软文做单调的活动,乏善可陈。在消费升级的节骨眼上,门店一定要灵活地跟上社会化营销战术,同时也要创新地融入跟随新潮的动作,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门店活动,化被动推销为主动购买。

  在消费升级下,我始终认为母婴门店只有不断升级“用户关系”才能获得新的突破。只有将简单的买卖关系转变为长久的体验关系,才有能力与每一次需求升级、消费升级抗衡,立于不败之地——这一自信将建立在门店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铁杆粉丝上。

  而聚集有情感、拥护门店的超级用户也需要门店沉下心来去挖掘自己的CRM系统,用以“用户”为核心的互动来唤醒沉睡的用户。此外,门店还应灵活地运用社会化营销策略不断刺激潜在超级用户的参与,频率越高,超级用户的数量就越多。

  如果做到以上两点,门店还愁无销路?

标签母婴店
编辑:莫飞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